日前,在江苏师范大学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颁发仪式上,一个特殊的捐赠环节引人关注。今年100岁的该校离休老党员王贤宝将毛笔小楷抄写的《毛泽东选集》《邓小平文选》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等共计1000余万字的文献著作捐献给党组织,向建党100周年献礼。
“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今天党组织为我颁发纪念章,我很感动。我想把我40年来抄写的这些党的文献捐献给党组织,以此来庆祝党的生日。”纪念章颁发仪式上,拥有65年党龄的老教师王贤宝激动地说。
1981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,平时爱读党史和名著的王贤宝突然发觉,如果边读书边用毛笔抄写下来,不仅可以加强对理论的学习,还能练就一手好字。一不做二不休,凭着惊人的毅力,退休至今的王贤宝先后用毛笔小楷抄写了《毛泽东选集》(1-4卷)、《邓小平文选》(1-3卷)以及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《共产党宣言》《时代巨星周恩来》等经典著作,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。40年间,王贤宝用掉宣纸30刀,毛笔300多支,亲自装帧设计,手抄书籍总厚度近4米。
每天伏案3-4个小时,才能抄写1000—1500字。王贤宝说,蝇头小楷需要精神专注,排除杂念,抄党的著作不仅能锻炼筋骨和大脑,还能陶冶情操、学习知识,一举多得。
在得知学校要举办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颁发仪式后,王贤宝产生了一个念头,想把自己抄写的这些著作捐献给学校。在子女的帮助下,王贤宝给学校写了一封信,并附赠了一本手抄作品。
“收到王贤宝老人的来信,我们既敬佩又感动。王老的笔迹兼容二王小楷的精巧俊秀,就连标点符号都一丝不苟,体现出了‘人书俱老’的高深造诣。”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孟召学说。
在家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,江苏师范大学派专人负责王贤宝老人捐赠作品的收集与展陈工作。结合该校图书馆红色资源共享空间,目前王贤宝老人的部分书法作品已经对外展出。开展首日,系列藏品就获得了师生党员的热切关注。
“从这些手抄巨著的背后,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王贤宝老人做人做事的专一,更是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骨。我准备把王贤宝老人的故事通过专题党课的形式讲给学生党员听,把王贤宝老人的精神传承下去。”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洁说。
据了解,结合江苏师范大学党史学习教育,该校还邀请王贤宝前来给学生党员上专题党课,现场抄写并带领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。“像王贤宝老人这样的老党员、老同志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,通过号召年轻党员向这些老党员学习,能够更好地使党的红色精神感染后辈。”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华桂宏表示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兴毅通讯员赵永前)
文章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年6月29日
https://wap.gmdaily.cn/article/5f8f9618a3d04c34a2bc3c58ef65f657